close
庫克船長1792年航海日誌:
「所有的樹陷入迷人、規律、迅速生長的愉悅中,我十分輕快地在船艙及長廊中,航向每一吋種滿著麵包樹的地方。」
──以上,這是某個香港人在買了麵包樹後,在雅虎香港發問,所回答的部分相關文獻。原來香港作家張小嫻寫過《麵包樹出走了》是有原因的,雖沒看過,卻神奇的與花蓮著名的巴基魯樹有了連結。
『閒情共逸致』這個分類主要希望和大家分享最近生活裡新發生的趣味,交流彼此的閒情雅致,在這裡的你會看見,關於我的一一推薦,響應孟子所言:「獨樂樂不如眾樂樂」。嘿嘿。
本日推薦:【老樹資源網】
自從回花蓮生活、度過了適應期後,新鮮愉快的感覺漸漸萌生,十分感激帶我趴趴走的寶貝囉!(笑)到鳳林買涂媽媽肉粽、到舞鶴買平日喝的茶、到舊書店汰舊換新時聊聊影音光碟的變遷,愜意的和親切的各家店鋪主人閒談,似乎成了花蓮在地最迷人的特色啦。
所以我開始養成看在地報紙的習慣,主要資訊來源是更生日報、東方快報(後者免費)除了在地性的新聞可以第一手掌握,也可以看看最近盛產什麼(之前舉辦柚花節與箭筍創意料理大賽),實在很有意思:)
樹資源網是我偶然間,在逛花蓮縣全球資訊服務網時看見的(那天上天給我的驚喜,還包括了首頁的榜單裡所長的好消息,我歸之於:神啟:)。由花蓮縣農業局所構建,在【走訪花蓮老樹】的連結裡,有花蓮市/縣分區的地圖,可以查知某區域老樹的分佈位置與樹種。
即使是花蓮市區,明禮路和公園路相近年近百年的四棵麵包樹(就是阿美族語的巴基魯啦),有可能是全台灣最年長的麵包樹喔!有非花蓮人者喝過巴基魯湯嗎?我只想說,好在當年牛頓不在花蓮的巴基魯下沈思啊。總之那是個很迷人的所在,可以去逛逛走走,最好自己還可以藉此找出來和自己曾經有過連結的大樹,重溫一下兒時的回憶。
不一定擁有庫克船長的豪情,我們也可以尋找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那棵迷人麵包樹,航向每一吋種滿著回憶與新生的地方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