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國考特考有分三等四等五等,同樣考五等的,國文的作文題目會相同,因為是同一天考。

這次2009/2/22考的是初考,初考只分科目沒有分三四五等,只是第一天舉行一般行政這一科,第二天是除了一般行政以外的其他科目,自然會在基本科目(國文&公民與英文)上遇到不同的考題。

第一天的作文考題後來上了新聞:我為什麼立志當公務人員?

這個題目讓我一個大學同學自此在msn上銷聲匿跡。(末段會提及)

當天我並沒有關注第一天作文出啥考題,面對作文,我的心態從前年初次應試,一開始的恐慌,到了考了四次圖資考試的現在,已經走入無往而不自得的境界。

兵來將擋,水來土淹,沈著靜定,方能成事。

中文系的背景,讓一些朋友對我的國文作文覺得應該會很輕鬆或不難之類的推想。其實想想,倒也未必。遇到一個好題目,就像遇到一個好情人一般困難。

但是如果調整自己,就算遇到刁鑽的題目,都能坦然迎之,拆之解之如庖丁解牛那般熟練流暢,那就真的是很愉快了。

想想,脫離了學生身份以後,自己寫的文章還會有人肯看肯打分數,多麼的令人有自我挑戰的激勵呢?

這次國文考卷一發下來,我看著題目:享受工作,馬上開心的要命,一邊花了不到五分鐘把選擇題嘩嘩嘩寫完,然後開始佈局構思。(事實證明我這樣太莽撞,才會痛失兩分)

只要不緊張,思考的過程是很快的。

作文分四段,起承轉合。

後來問芳芳,芳芳給我合正反合的建議。從此我尊為格式定律。

享受工作這個題目,非常適合大學時期迄今嘗試過性質天差地別的超多工作經驗的我(縱使時間有的長有的短)。

第一段:破題法。講述在變遷快速的社會,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加緊密,每個人的工作和他人儘管各司其職,意義與貢獻上都密不可分。享受工作不僅讓我們增加與世界和他人的連結,更是提升生命深度與廣度的試金石。

第二段:以古今中外的人物做論述,西方舉愛迪生為例,東方則以近代的人物,如林義傑,王建民與李安等。由點而線而面,做生動翔實的舉證,說明艱困的工作後方支撐的,必定是享受工作的熱情與堅持。

第三段:從反面點題,說明我們並非愛迪生,也當然不會是林義傑,王建民或李安,但我們最珍貴的,正是我們是我們自己。我們堅守即使身為一個螺絲釘也無比重要的位置,那就是我們每一個人所能做到的最大成就。

(我自己很喜歡我寫這一段的創意和信心,樂觀到爆炸)

第四段:綜上所述,以孔子所言:好之者不如樂之者,闡明工作如果能在求得溫飽外,更能與自我價值的實現做連結,提升到心理學家馬斯洛需求層級的最高層面:自我實現,勢必能讓整個世界因為我們的努力而更加的美好。

寫完,我繼續寫公文。那時還剩下半個多小時。

但恐怖的是,已經有很多人紛紛交卷了。(佩服)

這次公文我也很走運,題目剛好和我考前半小時練習的,不敢說一模一樣,但也八九分像(走運啊我)

我寫的很暢快,同時好心情讓我連辦法和附件都寫了。

隔天,F告訴我說,某同學因為作文寫不好,要暫時從msn引退。

我聽了很困惑:寫不好?啥題目?

F:講說為啥要當公務員之類的。

我:平常他不是引經據典,說的頭頭是道?

F:對呀,所以我也不曉得他怎麼回事。

我:上次他也說他題目看錯,作文沒寫好。

F:是啊,好像作文都會出狀況。

我:上次他說北屯不是他的地方(怪罪風水?)這次又怎樣了......

(隔好幾天後。基於同窗我傳了簡訊慰問)

某同學回傳:在msn上的表現居然和考時無法同步,我決定等我恢復後再出來。

我一整個無言。

平常我這某同學,我比更中文系幾百倍,動輒引經據典,我都有時看不懂他說的話,還請正在念碩士的F幫忙解讀呢。

所以我覺得,應該是緊張誤事吧。

得失心要放下真正不容易,我倒也不想太苛責他,只希望他別再鑽牛角尖下去了。

我覺得作文要寫的好,首先是你得識字,有看些書,但重點是你要有自己的主見,腦袋裡要有點墨水,還有有一顆沈著的心。

作文不用狂吊書袋,但肯定要有個架構,說理不能失據,論點要強而有力。重點是樂觀~

樂觀能讓所有的事情格外的順利~~~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insummer 的頭像
    insummer

    多肉日記

    insumm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